1、 字节填充法是采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界一帧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
2、过去采用的开始和结束字不同的,但近几年多数协议倾向于采用使用相同的字节,称为标志字节(flag byte),当标志字节出现在待传送的数据信息当中时,就会被误认为是帧的边界。
3、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出现标志字节的数据段前插入另一个转义字符(通常取ESC),而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把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相关资料图)
4、这种技术称为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
5、然而,如果用来填充的转义字符出现在待发送的数据信息当中,又该如何处理呢?答案仍是在出现的这个转义字符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6、这样子当接收端接收到两个连续的转义字符时就不会当做EOT(传输结束字符)而使帧出现错误。
7、因此,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去掉填充字符后上交给网络层的IP数据报与发送端发送的原始IP数据报是完全相同的。
8、BSC及ARPANET仍使用的IMP-IMPPPP使用的字节填充法略做简化,其表示字节填充举例。
9、面向字符的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协议都采用这种字节填充法,但因特网数据链路协议ppp使用的字节填充法略做简化。
10、。
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古人称为"手谈"的是指: 古人称为手谈的是指 天天聚看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发布时间:2023-04-24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